3月3日至4日,厦门轻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炎村率核心管理团队,协同厦门市眼镜协会轮值会长吴建斌等行业协会代表组成的考察团,在丹阳市眼镜商会全程对接下,开展调研活动。考察团高度评价丹阳眼镜产业"全链条、集群化"发展格局,充分肯定地方政府"政策引领、生态赋能"的产业培育模式。
聚焦智造升级:产业基础获高度认可。
考察首日,代表团深入丹阳眼镜产业腹地,先后走访万新光学集团、明月镜片。在万新光学智能车房车间,订单数字化定制流程令考察团驻足;明月镜片展示的专利技术与功能性镜片研发成果,更引发热烈讨论。陈炎村董事长表示:"两家头部企业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跨越式发展,印证了丹阳眼镜产业深厚的技术积淀和创新能力,这种以科技驱动价值提升的路径值得行业学习。"
政企协同机制:政府角色受特别关注。
在丹阳市眼镜商会座谈会上,会长汤龙保系统介绍了市委市政府推动丹阳眼镜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产业集群的实践。厦门市眼镜协会轮值会长吴建斌特别指出:"丹阳政府既做好顶层设计,又注重发挥商会桥梁作用,在标准制定、人才培育、跨境电商等关键环节精准施策,这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协同模式极具启发性。"
生态赋能样本:产城融合引深度共鸣。
次日行程中,代表团穿行于亚洲最大的眼镜交易市场之一的"中国丹阳眼镜城",其"前店后厂"的产销一体化模式令考察团印象深刻。在总规划3.6平方公里的眼镜风尚小镇,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曹俊详细解读了"工业+文旅+商贸"三位一体发展规划。厦门轻工集团战略投资部负责人感慨:"丹阳不仅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生态,更通过产城融合将眼镜基因植入城市血脉,这种产业文化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各地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提供了鲜活范本。"
最后,就厦门和丹阳两地友好商协会如何开展优势互补、协同产业集群开启创新新篇章作了简单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