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2日下午,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生命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举办的“2025年眼视光学专业发展与产教融合推进会”在起凤楼召开。本次大会以“校企携手育人才,产教融合启新程”为主题,汇聚了丹阳市行业学会、医院及领军企业的众多领导与嘉宾。他们是丹阳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曹俊,丹阳市中医院党委书记蒋华,丹阳市残疾人联合会党组书记、理事长刘俊振,副理事长邵江,丹阳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陆堃,江苏鸿晨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荭,丹阳市眼镜商会秘书长袁红锦,丹阳市眼视光学会会长王国忠,上海远贺视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季道远,丹阳亮界光学眼镜有限公司总经理蒋翔,无锡市第五届优秀医师、锡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眼科主任刘伟,南师大高级工程师、教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李明海。我校戴传超院长、党委书记周燕、副院长徐永辉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眼视光学专业全体师生参加了大会。会议由中北学院生命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负责人钟文辉主持。
大会在庄重的白大褂授予仪式中拉开序幕。丹阳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曹俊等嘉宾为2025级新生代表披上白大褂,象征着“守护光明”的职业使命正式传递。全体新生在丁然然老师带领下庄严宣誓:“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守护眼健康,点亮新视界!”铿锵誓言展现了新一代眼视光人投身光明事业的坚定决心。
设立企业奖学金:1+2
企业奖学金的设立与颁发是推进会的一大亮点。大会现场颁发了“鸿晨眼健康奖学金”,20名优秀学子分获一、二、三等奖。江苏鸿晨集团总经理张荭表示,鸿晨集团将持续深耕教育,以实际行动支持眼视光人才培养。
更为可喜的是,为进一步扩大奖励覆盖面,激励更多学子,上海远贺视觉科技有限公司与丹阳亮界光学眼镜有限公司现场与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分别设立“远贺视觉奖学金”与“亮界光学奖学金”。这是2025年4月江苏鸿晨集团设立“鸿晨眼健康奖学金”之后的新增奖学金。自2026年起,三大奖学金同步实施后,眼视光学专业获奖学生规模预计将达到60人,该专业将成为全校奖学金授奖面最高的专业,充分体现了校企协同育人的深度与温度。
聘请产业导师:4+6
为推动课堂与行业实践无缝对接,学院聘任了曹俊、洪作南、袁红锦、李明海、季道远、刘伟等6位行业精英为产业教授/导师,院长戴传超为导师颁发聘书。曹俊主任作为代表发言,他说丹阳作为“中国眼镜之都”,完整的产业链与前沿技术资源将为学生提供从实习实训到科研创新的全链条平台。他希望同学们以白大褂为铠甲,以产业的需求为灯塔,在医教协同、产教融合的沃土上成长为既懂技术又懂产业,既怀仁心,又有匠心的光明守护者。
自2024年10月,中北学院生命健康产业学院聘请了鸿晨集团总经理张荭、万新光学集团总裁汤峰、鸿晨集团教育发展部部长朱建强和南京爱迪信环境技术总经理周莎莎等4位校级产业教授/导师,其中张荭在2025年3月又获评镇江市产业导师,至今眼视光学专业的产业教授/导师已有10人。
建立合作平台:N+6>30
拓宽合作维度,共建育人平台。在战略合作协议集中签约环节,学院与丹阳市中医院、丹阳市残疾人联合会、丹阳市眼镜商会、丹阳市眼视光学会、上海远贺视觉科技有限公司、丹阳亮界光学眼镜有限公司等六家单位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将在教学医院建设、师资共建、科研与社会服务、学生实习实践等多个维度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产教融合新生态,为学生搭建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堂到职场的全链条成长平台。
这是继与丹阳镜都文旅发展有限公司、万新集团、南京同仁医院、丹阳市人民医院、江苏鸿晨集团等众多单位战略合作之后最新增加的六家单位。至此学院已与3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
推进人才培养:3+3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党委书记周燕在总结讲话中回顾了眼视光学专业自2019年获批招生以来的快速发展历程。她指出,该专业从最初招生30人发展到2025年的150人,成为吸引高分考生的热门专业,这离不开丹阳市“中国眼镜之都”的产业滋养与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获批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成立生命健康产业学院、承办国家级技能竞赛与学术大会等一系列成果,标志着专业建设成效已初步显现。面向未来,周燕书记强调,学院将坚定不移地走好三条路:一是走“精神铸魂”之路,将职业伦理与使命担当融入日常教育;二是走“实践赋能”之路,充分利用签约的教学医院与实习基地,打破课堂与职场的界限;三是走“协同共生”之路,与政府、企业、行业结成“育人合伙人”,实现同频共振,共同培养“一是用得上、二是留得住、三是干得好”的高素质眼视光人才,为中国眼健康事业贡献坚实的“中北力量”。
推进会的第二阶段,无锡市第五届优秀医师、眼科副主任医师刘伟为同学们带来了题为《眼视光成长之路与行业展望》的产业导师报告。刘伟结合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深入剖析了行业趋势与人才能力需求,为学子们的职业规划提供了宝贵的“成长指南”。
本次推进会的成功举办,是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又一有力举措。它不仅展现了眼视光学专业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更凝聚了校企携手、共育英才的广泛共识,为培养新时代卓越眼视光人才、服务国民眼健康事业开启了新的征程。